|
文章詳情
磷石膏反浮選脫色捕收劑的原理和作用有哪些功能發表時間:2025-07-19 20:39 磷石膏反浮選脫色捕收劑的原理和作用有哪些功能 磷石膏反浮選脫色捕收劑通過選擇性吸附雜質、改變其表面親疏水性,并結合氣泡攜帶實現雜質與磷石膏的高效分離,其核心功能可歸納為以下方面: 一、核心作用原理 選擇性吸附與表面改性 分子結構特性:捕收劑分子(如環烷酸皂、離子液體MY、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銨等)通過極性基團(如羧酸基團、季銨鹽基團)吸附在雜質表面(如SiO?、有機物、Fe?O?等),非極性基團(如環烷基、長鏈烷基)使雜質表面疏水化。 化學吸附示例:離子液體MY與石英表面發生化學吸附,使石英表面電位正移(最大達51.49 mV),而與石膏作用微弱,實現選擇性分離。 物理吸附示例: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銨通過氫鍵和靜電作用吸附在SiO?表面,增強其疏水性。 氣泡攜帶與浮選分離 起泡劑協同作用:起泡劑(如MIBC)產生穩定泡沫,疏水化的雜質顆粒附著在氣泡上浮至礦漿表面,形成泡沫層被刮出,而親水性的磷石膏顆粒留在礦漿中。 泡沫穩定性優化:FG系列脫色劑起泡性良好,尾礦泡沫較脆,利于管道輸送,減少藥劑殘留對后續工藝的影響。 二、核心功能 高效脫除雜質 有機物脫除:通過捕收劑吸附和氣泡攜帶,可脫除磷石膏中的油質有機雜質,避免其對硬化體二水石膏晶體的削弱作用,增加膠結料強度。例如,采用柴油、環烷酸皂、MIBC復配藥劑,可將磷石膏中的有機質礦漿分離,白度從22.16%提升至34.05%。 硅質雜質脫除:針對高硅磷石膏(如SiO?含量8-10%),采用石灰作為pH調整劑、混合胺為捕收劑的反浮選法,可將SiO?脫出率達80%,得到含SiO?僅2%的磷石膏。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銨通過物理吸附和氫鍵作用吸附在SiO?表面,實現脫硅,SiO?脫除率可達78.57%。 鐵質雜質脫除:通過反浮選-磁選聯合工藝,可脫除磷石膏中的弱磁性黑色顆粒(如黑云母、鐵橄欖石),提升白度。例如,采用高梯度磁選機(磁場強度1.1-1.8 T)可將鐵質雜質脫除,磷石膏白度從34.0%提升至68.7%。 提升磷石膏品質 白度提升:通過脫色處理,磷石膏白度可從20%左右提升至60%以上。例如,采用離子液體MY為捕收劑,磷石膏白度可從32.59%提升至63.74%;通過磨礦行為研究,磷石膏細度為-74 μm占95%以上時,白度接近最大值,磷石膏精礦產品白度可從34.05%提升至55.68%。 純度提高:CaSO?·2H?O含量可從88.7%提升至94.7%以上,達到GB/T 23456—2018《磷石膏》中建材石膏一級品標準。例如,采用PG-1捕收劑進行共反浮選,磷石膏精礦中CaSO?·2H?O品位可達93.35%,回收率96.94%。 有害物質控制:水溶性五氧化二磷(P?O?)含量可降至0.20wt%以下,水溶性氟離子(F?)含量可降至0.10wt%以下,減少環境污染風險。例如,通過石灰中和沉降和旋流分級,可將磷石膏中的水溶性磷、氟轉化為難溶性物質(如磷酸鈣、氟化鈣),并通過旋流分級實現分離。 工藝適配性與經濟性 與石灰中和聯用:通過調節礦漿pH至11以上,可將水溶性磷、氟轉化為難溶性物質,再通過旋流分級實現分離。例如,采用柴油、環烷酸皂、MIBC復配藥劑,結合石灰中和沉降,可將磷石膏中的水溶性P?O?含量降至0.20wt%以下,F?含量降至0.10wt%以下。 與磁選工藝聯用:可進一步脫除磷石膏中的弱磁性雜質(如黑云母、鐵橄欖石),提升白度和純度。例如,采用反浮選-磁選聯合工藝,磷石膏精礦產率92.2%,白度68.7%,二水硫酸鈣含量94.7%。 與煅燒工藝聯用:可制備α-半水石膏粉,用于高端建材領域。例如,采用PG-1捕收劑進行共反浮選,磷石膏精礦中殘余的胺類可作為石膏水熱法制取α-半水石膏粉的媒晶劑,提升產品性能。 環保與可持續性 綠色藥劑開發:部分藥劑(如離子液體MY)可生物降解,符合環保要求。例如,離子液體MY與石英作用后表面電位正移最大可達51.49 mV,而與石膏作用后表面電位僅略微增加,實現選擇性吸附,減少藥劑殘留。 廢料資源化:部分捕收劑原料為工業廢料,降低處理成本。例如,采用柴油、環烷酸皂、MIBC復配藥劑,其中柴油、環烷酸皂、MIBC的比例為1:7:2,藥劑用量少,處理成本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