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文章詳情
熒光增白劑OB液體發表時間:2025-07-26 20:43 熒光增白劑OB液體 熒光增白劑OB液體:特性、應用、生產工藝與市場前景 一、基礎特性 化學組成與結構 熒光增白劑OB的化學名稱為2,5-雙(5-叔丁基-2-苯并噁唑基)噻吩,分子式為C??H??N?O?S,分子量430.56。其分子結構中含苯并噁唑基團與噻吩骨架,賦予其優異的熒光性能和熱穩定性。 物理性質 外觀:淡黃色粉末或乳白色粉體,溶解于有機溶劑后形成透明液體。 溶解性:不溶于水,但可溶于烷烴、礦物油、三氯化苯等高沸點有機溶劑,形成均勻溶液。 熱穩定性:分解溫度超過220℃,熔點范圍196-203℃,沸點531.2℃,閃點275.1℃,適用于高溫加工場景。 光穩定性:耐紫外線及氯漂,長期使用不易褪色。 化學穩定性:常溫下性質穩定,揮發性物質含量低于0.15%,儲存過程中需避免強光直射和強氧化劑接觸。 熒光性能 添加量0.0001%-0.05%即可顯著提升透明塑料光亮度,與染料協同使用可增強彩色制品鮮艷度。 在紫外燈照射下呈現藍色熒光,可用于防偽應用(如紙幣印刷油墨)。 二、核心應用領域 塑料加工 適用材料:PVC、PE、PP、ABS、PS、PC、PET等熱塑性塑料。 推薦用量: PVC透明制品:0.0001%-0.001% 白色制品:0.01%-0.05% ABS本色材料:0.01%-0.05%(過量會導致泛藍) 效果:提升透光率、表面光澤度,減少鈦白粉用量,降低生產成本。 紡織印染 對滌綸纖維增白效果顯著,與紫外線吸收劑協同使用可增強混紡織物耐曬性能。 造紙與包裝 少量添加可提升文化用紙白度,改善印刷效果。 涂料與油墨 水性涂料中添加可提升遮蓋力,油墨中用于改善印刷品外觀。 特殊用途 工業液體改性:溶解于有機溶劑后,可混溶于石蠟、礦物油等淡黃色工業液體,掩蓋原有顏色并提升透光率。 防偽技術:用于紙幣印刷油墨,紫外燈下呈現藍色熒光圖案。 三、主流生產工藝 辛集市誠宇化工工藝 流程:縮合→DMF精制→水煮→二甲苯活性炭二次精制→干燥。 關鍵步驟: 縮合:在縮合釜中完成核心反應,生成粗品。 一次精制:使用DMF(N,N-二甲基甲酰胺)脫去水分,粗品結晶析出。 水煮:去除殘留溶劑,提升產品純度。 二次精制:通過二甲苯和活性炭吸附雜質,進一步提純。 干燥:真空干燥后得到成品。 環保措施:廢活性炭經二甲苯洗碳、分離、蒸碳后作為危廢處置,回收溶劑循環套用。 其他合成路線 硫磺法:以4-甲基苯基苯并噁唑和硫磺為原料,經硫化、脫硫、精制三步合成,但收率低(約50%)、污染大,國內應用較少。 氨基鈉法:以對w-氯甲基苯基苯并噁唑為原料,經催化劑制備、合成、精制三步完成,收率較高(79%),但原料含水量需嚴格控制。 四、市場現狀與前景 市場規模 2024年全球熒光增白劑OB市場規模約2.5億美元,預計2031年達3.56億美元,2025-2031年CAGR為5.2%。 中國占全球市場份額超60%,2023年需求量約14萬噸,同比增長5%,預計2030年市場規模突破20萬噸。 競爭格局 國際企業:BASF、IGM Resins、Lambson等占據高端市場,技術優勢明顯,產品純度>99%。 國內企業:山東瑞拓化工、河北星宇化工、辛集市誠宇化工等通過成本優勢和定制化服務占據中低端市場,部分企業向高端市場滲透。 增長驅動因素 傳統行業需求:塑料、紡織、涂料等領域持續增長。 新興領域拓展:新能源電池、電子信息產品等對環保型增白劑需求逐步顯現。 政策支持:環保法規推動無氯或少氯型增白劑研發,減少廢水排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