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文章詳情
磷礦反浮選捕收劑殘留怎么處理呢發表時間:2025-07-09 19:39 磷礦反浮選捕收劑殘留怎么處理呢 磷礦反浮選捕收劑殘留的處理需結合化學沉淀、吸附分離、工藝優化及廢水循環利用等綜合方法,以實現高效去除、降低成本并減少環境影響。以下是具體處理方案及分析: 一、化學沉淀法(核心方法) 原理:通過添加沉淀劑,使捕收劑與金屬離子反應生成不溶性沉淀,從而從廢水中分離。 推薦方案: 石灰沉淀法 步驟: 將反浮選廢水收集至攪拌桶,按比例加入石灰(Ca(OH)?),調節pH至堿性(通常pH=10-12)。 攪拌反應5-10分鐘,使磷酸根(PO?3?)與鈣離子(Ca2?)生成磷酸鈣沉淀(Ca?(PO?)?↓),同時鎂離子(Mg2?)形成氫氧化鎂沉淀(Mg(OH)?↓)。 將混合液輸送至沉淀池,靜置30分鐘以上,上層清水可返回浮選系統循環使用。 優勢: 成本低:石灰價格低廉,用量少(通常每噸廢水添加0.5-2kg)。 效果顯著:對磷酸根和鎂離子去除率可達90%以上。 工藝簡單:無需復雜設備,易于操作管理。 雙堿法(氫氧化鈉+碳酸鈉) 適用場景:當廢水中鈣離子濃度較高時,可先用氫氧化鈉調節pH至12以上,再加入碳酸鈉(Na?CO?)進一步沉淀鈣離子。 優勢:對鈣離子去除更徹底,但成本略高于石灰法。 二、吸附分離法(輔助方法) 原理:利用吸附劑(如活性炭、改性淀粉、磷尾礦粉)的孔隙結構或表面官能團,吸附廢水中的捕收劑分子。 推薦方案: 磷尾礦粉加載絮凝沉淀 步驟: 將磷尾礦粉(選礦廠自產)與廢水混合,加入少量絮凝劑(如PAM),攪拌后沉淀。 磷尾礦粉表面吸附捕收劑,同時絮凝劑加速沉淀分離。 優勢: 以廢治廢:利用選礦廠廢棄物,降低成本。 去除率高:對鈣、鎂離子總去除率可達96%以上。 活性炭吸附 適用場景:對低濃度殘留捕收劑進行深度處理。 注意:活性炭需定期再生或更換,成本較高,建議作為末端處理工藝。 三、工藝優化(源頭控制) 藥劑復配與用量優化 原理:通過復配不同類型的捕收劑(如陰離子+陽離子捕收劑),利用協同作用減少單一藥劑用量。 案例:在磷礦反浮選中,采用“脂肪酸類+胺類”復配捕收劑,可降低總用量20%-30%,同時減少殘留。 分段浮選與廢水分類處理 原理:將反浮選過程分為粗選、精選和掃選階段,分別收集廢水并針對性處理。 優勢:減少高濃度廢水混合,降低處理難度和成本。 四、廢水循環利用(資源化) 原理:將處理后的廢水返回浮選系統,替代新鮮水,實現水資源閉環利用。 實施要點: 水質監測:定期檢測循環水的pH、懸浮物、捕收劑殘留等指標,確保符合浮選要求。 分級回用: 清液(沉淀后上層水)直接返回正浮選或反浮選系統。 濁液(沉淀后底層泥漿)經壓濾后,濾液返回系統,濾餅作為尾礦處置。 五、綜合處理方案推薦 最優組合: 石灰沉淀法為主:處理大部分捕收劑殘留,成本低且效果穩定。 磷尾礦粉加載絮凝為輔:進一步降低鈣、鎂離子濃度,減少沉淀池負荷。 廢水循環利用:將處理后清水返回浮選系統,降低新鮮水消耗和廢水排放。 效果對比: 方法捕收劑去除率成本(元/噸廢水)操作復雜度 石灰沉淀法85%-90%0.5-2低 磷尾礦粉加載絮凝90%-95%1-3中 活性炭吸附95%以上5-10高 六、注意事項 安全操作:石灰具有強腐蝕性,操作時需佩戴防護裝備。 沉淀池設計:確保沉淀時間充足(≥30分鐘),避免沉淀物隨清水返回系統。 藥劑兼容性:處理后的廢水需與浮選藥劑兼容,避免影響浮選指標。 上一篇磷石膏反浮選劑有哪些
|